欠钱不还够判刑吗
2023-06-26 22:54:37 来源:问法网
欠钱不还够判刑吗
欠钱不还一般不能判刑。欠钱一般属于民事纠纷,当事人需要承担的是民事责任,而不是刑事责任。对于欠款人,债权人可以与其协商,或者依法向法院起诉,并在胜诉后依法申请法院执行欠款人的财产。
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形时,也是有可能构成刑事犯罪的,比如在借钱的时候就虚构事实,没有还钱的意思,则可能构成诈骗罪,而诈骗罪的起刑点因各地标准不同,一般是3000元。或者法院作出生效的法律文书后,为了被认定无履行能力,有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财产、隐匿财产、虚构债务或者以其他方法隐藏、转移、处分可供执行的财产、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等手段转移财产的行为,则很可能会以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被追究刑事责任。
(相关资料图)
欠钱不还需要提交的证据有哪些
欠钱不还需要提交的证据:
1.借款协议或借据;
2.借贷关系有担保人的,有关担保的证据;
3.借贷双方交付、收到钱款的凭证;
4.债务人借款用途的证明;
5.债务人应当支付利息的证明;
6.无利息约定,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偿付逾期利息,或者不定期无息借款经催告不还,债权人要求偿付催告后利息的,应有到期不还或经催告不还的证据;
7.债务人下落不明的,应有证明债权凭证真实性及清偿债务的相关证据;
8.付款付息凭证。
三、如果欠钱不还,必须到欠款人的所在地法院起诉吗
如果欠钱不还,不是必须到欠款人的所在地法院起诉,其管辖法院按照如下规则确定:
1.当事人有约定管辖法院的,应当先到约定的法院起诉。
2.没有约定的适用法定管辖地法院
(1)到被告住所地的法院起诉。找法网提醒,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就可以认定为经常居住地了。
(2)到借款行为履行地法院提起诉讼,借款纠纷中,出借方与借款方所在地都是履行借款行为约定义务的地点。所以在别人欠钱不还的情况下还可以在自己借出钱的所在地法院提起诉讼。
关键词: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23-06-26)欠钱不还够判刑吗
- (2023-06-26)每日关注!6月26日安联锐视发布公告,其股东减持0.5万股
- (2023-06-26)ST交投(002200.SZ)联合体预中标多个重大经营合同
- (2023-06-26)360随身wifi连不上网_360随身wife连不上
- (2023-06-26)快乐酷巴加盟 快乐酷巴加盟官网 环球快播
- (2023-06-26)从国王有意追梦,说到前场补强形势
- (2023-06-26)40℃+!陕西高温预警升级!西安多区通知:即将开始......_当前观点
- (2023-06-26)裕太微-U(688515):该股换手率大于8%(06-26)_焦点速递
- (2023-06-26)世界微速讯:北方国际(000065)盘中异动 股价振幅达6.21% 跌7.04% 报14.66元(06-26)
- (2023-06-26)【世界快播报】叶选廉五个妾侍景甜(保利集团叶三太子景甜)
- (2023-06-26)天奇股份:拟定增募资不超3亿元 用于锂电池环保等项目
- (2023-06-26)马云高考落榜三次,钟睒睒也曾落榜两次,如今两人都成了中国首富
- (2023-06-26)清平乐·当年桂籍 世界微头条
- (2023-06-26)泰国预计上半年接待外国游客人数超1200万 创疫情以来新高 全球消息
- (2023-06-26)残缺-环球速读
- (2023-06-26)去年结婚数创历史新低 今年一季度结婚数为何同比增加4万对?|当前滚动
- (2023-06-26)在湖南,最受好评的“骑手”来自饿了么?还是美团?
- (2023-06-26)世界报道:华商记者帮|“省心租”不省心 没打招呼把房主的物品清理完了
- (2023-06-26)透明人间r后编无修版_oh 透明人间
- (2023-06-26)环球今头条!禁毒日特刊·典型人物|与HIV感染戒毒人员共度的1000多个日夜——记省女子强戒所八大队副大队长张乐平
- (2023-06-26)中国本土气候行动潜力何在?首份中国社会组织气候行动研究报告在京发布 每日快播
- (2023-06-26)全球百事通!日本美国商会会长:人才短缺阻碍日本经济增长
- (2023-06-26)九江银行支部合办党日活动 全球观天下
- (2023-06-26)汇量科技(01860)6月26日斥资97.94万港元回购27.8万股
- (2023-06-26)华大集团全球总部落成
- (2023-06-26)房贷利率随LPR双降“应声下调” 主流首套房贷款利率已全面降至4%附近 世界热文
- (2023-06-26)国家开发银行:1-5月发放林草生态贷款74亿元,支持项目建设
- (2023-06-26)天天观点:聚和材料:6月21日任益超减持公司股份合计5920股
- (2023-06-26)银行工作人员透露:聪明人从不选择大额存款,有这3个致命弊端
- (2023-06-26)上海公布侵害“一老一小”重点人群合法权益典型案例 环球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