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蹲点·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丨“甘蔗偏要两头甜”,说的是济麦44|环球快报
2023-07-05 06:15:54 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
(资料图)
6月下旬山东麦收结束,夏粮再获丰收。在今年全省夏收的6000万亩小麦中,超强筋小麦新品种济麦44面积达到700多万亩,连续3年成为山东种植面积最大的强筋小麦品种。
长期以来,强筋小麦由于产量偏低,抗逆性偏弱,推广速度一直不快。但作为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不足5年的超强筋小麦新品种,济麦44缘何能快速得到种粮农户的认可?
产量和品质都有了
6月2日早晨不到7点,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曹新有和同事们拿着镰刀和网兜,来到试验田里收割成熟的试验材料。对这些只有编号的育种材料,科研人员随即还要进行脱粒、鉴定、筛选等一系列工作。
“培育一个小麦新品种,至少经过六代的筛选,需要从几千个杂交组合中,综合平衡产量、品质、抗病性、抗倒伏等多种性状,最终找到最优组合。”作为济麦44主要育成人的曹新有,已经参与育成15个小麦新品种。
俗话说,甘蔗没有两头甜。在育种领域,产量和品质往往不能兼得。“高产不优质,优质不高产”成为几乎无法突破的“天花板”。作为优质小麦的明星品种,济麦44却集超强筋、高产、广适、抗病等特点于一身,让小麦既高产又优质的梦想变成现实,做到了“甘蔗偏要两头甜”。
仅最近一年,济麦44就获得一系列抢眼成果。
今年5月8日,2022年度全国优质专用小麦质量鉴评暨产业发展大会在安徽省涡阳县举办,会上发布了2022年度优质专用小麦质量评鉴结果,济麦44在所有参评品种中评分第一。
2022年夏收实打测产,济麦44表现优异。当年6月9日,滕州市级索镇龙庄农场实打测产平均亩产801.72公斤。8天后的6月17日,招远市张星镇付家村实打测产平均亩产808.6公斤,两次刷新全国超强筋小麦高产纪录。
曹新有告诉记者,2018年济麦44通过山东省审定,并先后通过河北、山西引种备案,安徽省、国家黄淮北片和南片审定,充分说明该品种的广适性特点。
“去年11月份的剧烈降温,没有出现冻害死棵的情况。返青后,也没有出现条锈病、茎基腐病等。”潍坊市寒亭区惠民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萍说。
这家合作社2018年种植了1800亩济麦44,随后逐年扩大种植面积,今年全社1.05万亩小麦中,95%是济麦44。
“济麦44把高产性状和优质性状很好地结合起来,对于我们调结构,加快农业特别是种子产业高质量发展非常有效。”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刘录祥这样评价。
育种人的积累和传承
探寻济麦44的培育历程,可以看到山东省农科院小麦遗传育种团队数十年扎扎实实的积累。
曹新有介绍,济麦44由济南17和954072组配杂交而成。济南17是我国首个年推广面积过千万亩的面包小麦(强筋麦)。
从20世纪80年代起,在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振东领衔下,山东省农科院小麦遗传育种团队开始研发强筋小麦新品种,并积累了大量种质资源。1999年,济南17通过山东省审定,2000年种植面积达到1114万亩,至今累计种植面积6250万亩。
之后,该团队培育的高产广适小麦品种济麦22,更是书写了国内小麦的一段传奇。这个品种在2006年和2007年先后通过山东省和国家审定。2011年全国秋播3877万亩,占全国冬小麦面积的11.09%。此后连续多年的推广面积,位居各品种之首。据不完全统计,用济麦22做亲本选育审定品种130余个,这意味着它的“子孙”已经遍布全国。
“丰富的小麦育种材料积累,是优良品种层出不穷的重要原因。这些材料正是育种团队一代代人接续做出来的。”曹新有说。
1981年出生的曹新有2009年博士毕业后,加入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小麦遗传育种团队。“育种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只有下地,才能真正发现问题。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只是提高育种效率的辅助手段。”曹新有深有感触。年轻一代的科研人员,基本都是从大学直接进入科研院所,生产实践经验不足。为此,年逾八旬的赵振东院士等老一代育种家,定期带领年轻人走进试验田、生产田,补齐他们的实践短板。
“赵院士经常告诉我们,要多思考,要多从小麦的外在表现联想到内在品质。比如在小麦灌浆过程中,每天要捏一下麦穗,连续几天就能明显感受到穗子变化的过程。如果膨大得快,说明小麦源库是通畅的,也说明育种材料的选择是正确的。”曹新有说。
几十年来,济麦系列声名显赫,离不开一代代育种人超前的科研意识。据曹新有讲,包括济麦44在内的很多品种,审定前已着手后续的二轮改良,相当于给新品种“打补丁”和“升级”。
满足市场对超强筋小麦的需求
我国传统的小麦品种,大多适宜加工馒头、面条等蒸煮食品,但由于面筋含量不足,烘焙加工效果较差。随着消费者对面食需求更加多元化,我国每年都要进口部分适宜制作面包、蛋糕等食品的高筋、低筋小麦作为结构性补充。
济麦44满足了市场对超强筋小麦的需求。山东碧龙面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新表示,他们企业从2018年开始在自有基地引种济麦44,经过对比,济麦44在面筋指数、吸水率、稳定性可替代进口小麦,可加工高档面粉。
多年来,农民不爱种强筋小麦,主要是产量偏低,即便收购价格高,收入依然不高。如今,济麦44具有优质和高产双重优势,让种粮农民更有账算。
惠民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今年的小麦产量,完全达到了张萍的预期。他说,最近几年,随着种植管理经验的提升,济麦44产量一直是上升的,去年亩产大约1350斤,今年达到了1400斤。“面粉厂收购超强筋小麦,每斤能比普通小麦高出8分到1毛钱,1万多亩地就能增收100多万元。”
今年5月29日,一场全国优质小麦产业研讨会在滨州市滨城区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许为钢在实地察看了滨城区里则街道岔吴三村的济麦44种植基地后评价:“在强筋小麦发展方面,济麦44登上了新台阶,这是我国强筋小麦品种选育的重大突破。济麦44对小麦产业的提质增效、面制品的进一步改善将发挥巨大作用。”
关键词: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23-07-05)记者蹲点·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丨“甘蔗偏要两头甜”,说的是济麦44|环球快报
- (2023-07-05)热消息:重庆24个区县出现暴雨,市水文监测总站连发三条洪水黄色预警
- (2023-07-05)日系画风DC《自杀小队》曝海报和预告,华纳日本和WIT STUDIO联袂打造_天天速看
- (2023-07-05)全筑股份新增57起被诉案件 涉案金额1.1亿元 全球百事通
- (2023-07-05)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海南儋州:“双向奔赴”的共享农庄 世界最新
- (2023-07-05)天天滚动:武磊发文致敬李圣龙:所有的努力终究会被看见,这球你顶得比我好,向你致敬
- (2023-07-05)李开复筹办的AI大模型公司“零一万物”上线,百亿级模型已内测
- (2023-07-05)抗肺癌新药疗效不及预期 第一三共及阿斯利康(AZN.US)股价大跌|环球百事通
- (2023-07-05)西安高新3亿元超短期融资券拟兑付 利率2.60%_环球消息
- (2023-07-05)全球快看点丨多部门密集发声 透露下半年四大政策“风向”
- (2023-07-05)新西兰Covid-19 更新:新增 6578 例病例,另有 23例死亡
- (2023-07-05)天天即时:吉大三院又有“新动作”!“支气管镜诊疗中心”正式开诊
- (2023-07-05)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需要符合严格要求,为啥还会惹争议?-世界快看点
- (2023-07-05)全球观速讯丨6月30日CFETS 人民币汇率指数为96.74
- (2023-07-05)环球看热讯:锦浪科技投资新设储能公司 含电池制造业务
- (2023-07-05)每日快看:中国软件拉升涨超5%,数字经济ETF(159658)飘红丨ETF观察
- (2023-07-05)腾讯将发布面向大模型训练的自研向量数据库
- (2023-07-05)win10体验共享是什么
- (2023-07-05)世界新动态:CPO概念股持续走强 长光华芯、新易盛涨超9%
- (2023-07-05)更新频率过高 泰拉瑞亚开发者透露新项目开发待后|天天热闻
- (2023-07-05)白色保时捷911 Speedster看起来如此新鲜
- (2023-07-05)天天观点:第二款小度青禾手机通过3C质量认证,支持10W充电
- (2023-07-05)推特竞争产品Threads将于7月6日本周四上架苹果|全球资讯
- (2023-07-05)【世界报资讯】市公安局人口管理总队:聚焦三方面重点工作 全力防范化解突出风险
- (2023-07-05)杜尔伯特县营商局开展“码上诚信”推广活动_全球热点
- (2023-07-05)售价30.18万起!全球首款智能豪华猎跑SUV腾势N7震撼上市 全球快消息
- (2023-07-05)世界今日讯!重庆两江新区: 生命健康产业后发动能强劲
- (2023-07-05)动态焦点:第三代身份证办理流程 快看点
- (2023-07-05)实时:2023年立秋是公老虎还是母老虎?今年立秋早秋还是晚秋?
- (2023-07-05)2023年6月下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情况|当前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