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上的太师椅竟然源自秦桧
2023-08-17 04:22:08 来源:北京青年报
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椅子”是如何起源的?据说,椅子的扶手和靠背是唐玄宗发明的?太师椅为什么叫太师椅?同样是官帽椅,为什么南方和北方会大有不同?关于椅子的这些问题,其实涉及的是椅子发展的四个重要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是椅子的出现,代表作是“绳床”。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众所周知,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僧人们的言行举止对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影响巨大,其中就包括了他们的坐姿和坐具。
先说坐姿,僧人大多采用结跏趺坐和垂足坐,垂足坐不用多说,所谓“结跏趺坐”,是修禅时候的一种坐法,所以也叫“禅定坐”;又因为如来佛经常用这个姿势,故而又叫“如来坐”。简单说,就是左脚搭在右大腿上,右脚搭在左大腿上,脚底板朝天。据说,这种坐法最安稳,不容易疲劳,而且心端、身正,相传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修悟证道,用的就是这个坐姿。为了能坐得舒服,僧人群体里就出现了特制的坐具——绳床。
绳床长什么样呢?我们可以在敦煌莫高窟285窟西魏壁画上看到原型。这个绳床四只脚着地,后面有一个靠背,只不过屁股坐的位置并不是一整块板子,而是用绳子编成的网格状的平面。说实话,这个造型确实已经和我们现在用的椅子非常类似,所以有人认为这是“中国古代家具史上迄今最早的椅子形象”。
这绳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坐面宽大,小了人坐不下啊。另外,绳床有靠背可以倚靠,所以后来也有人把绳床叫做“倚床”。到了民间,可能是觉得坐在绳子上多少有点儿硌,大家就开始用各种其他材料,慢慢地,“绳床”也没人再叫了。
接下来,到了唐代中期,椅子进入了第二个阶段——本土化演变,木字旁的“椅子”正式形成。
据说,唐玄宗李隆基让人在胡床上加上靠背和扶手,好让自己在休息的时候有个“倚靠”。于是,在靠背和扶手的双重加持下,胡床算是从传统的胡床形制里脱离了出来,变成了可坐可睡觉的工具。李隆基可能不会想到,他迈出的一小步,却奠定了中国后世椅子发展的一大步。
再后来,随着高型家具的出现,“倚床”也改称为“倚子”。比如,唐代《金石萃编》里就有记载:“绳床十,内四倚子。”
不过,这个时候的“倚子”还不是木字旁的椅,直到晚唐五代时期才改过来,并且作为高型家具进一步得到了普及。
比如,在五代时期画家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里,很多宾客坐的就是这种有靠背的高足椅,和我们现在用的椅子已经没有太大区别。
接下来,椅子就步入了第三个阶段,也就是两宋时期的大发展。这其中,知名度最高的就是太师椅,它对后世几朝椅子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太师椅都有哪些样式呢?中国家具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陈增弼在《太师椅考》里对宋代的太师椅做出了详细的分类:
第一种是直形搭脑、横向靠背,在清明上河图里可以看到这种样式的太师椅。
第二种是直形搭脑、竖向靠背,宋代萧照的《中兴祯应图》中出现过,这种打槽装板的竖向靠背,做法比横向靠背要进步一些,使用起来也比较舒适,一直沿用到明、清时期。
第三种是圆形搭脑、竖向靠背,宋代的《蕉荫击球图》上带孩子玩儿的主妇用的交椅就属于这一类。
第四类是圆形搭脑、竖向靠背,附加荷叶形托首,宋人戴进的《春游晚归图》里,有一个仆人就扛着一把。
那太师椅是怎么来的呢?为什么说它影响深远呢?
起初,宋代的交椅只有“栲栳样”。“栲栳”,本来是指用竹子或者柳条编的、形状像斗一样的容器,所以,所谓“栲栳样”,就是我们刚刚提到的《蕉荫击球图》里的那种圆形搭脑、竖向靠背式的椅子,虽然能靠住,但是只能卡到脖子以下,不是很舒服。
南宋文人张瑞义所著的《贵耳集》记载,当时还是宰相的秦桧坐在这样的交椅上,头一仰,头巾就掉到了地上,简直是威严扫地。
这一幕,被当时的临安知府吴渊看见了,为了讨好秦桧,吴渊就找能工巧匠特意制作了四十枚“荷叶托首”,装在交椅搭首上送给了秦桧。这样,不管秦桧的头再怎么仰,也都能被荷叶托首给托住,既能休息,头巾也不会再掉了,简直是睡觉摸鱼的黄金搭档。
这个“荷叶托首”,你可以理解为现在汽车座椅上用的头枕,功能一模一样。后来,秦桧又升职当了“太师”,于是,人们就把这种椅子叫成了太师椅,这就是“太师椅”的由来。
其实,太师椅种类很多,用途也广,后面几个朝代都在用。但到了明朝,那种有荷叶托首的太师椅不太出现了,大概是因为秦桧太过罪大恶极,自然对跟他有关的椅子也变得不受待见,而且,太师椅也叫回了它最初的名字——交椅。
接下来,我们就来到椅子的第四个重要阶段:明代,重点讲讲著名的圈椅和官帽椅。
刚才我们说,秦桧风格的太师椅不见了,但另一种风格的太师椅横空出世,那就是圈椅。明代的圈椅也叫做太师椅,但是抛弃了宋代太师椅“交椅”的属性,不再可以折叠,而是变成了四腿直立的固定结构。
在明代,家具行业最大的特点,是追求精神享受的文人参与到了设计当中,这圈椅造型上圆下方、外圆内方,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乾坤之说和处世原则完全吻合。
在实用方面,圈椅的圈背连着扶手,从高到低一顺而下;座靠的时候,人的整条胳膊都可以得到休息,是所有椅子里最舒服的一种,所以也是地位最高的一种。
除了圈椅,明代的代表性椅子还有大名鼎鼎的官帽椅。
顾名思义,官帽椅是因为造型很像古代官员戴的官帽。不过,这官帽椅还有南北之分,北官帽椅在搭脑和扶手的地方,木头都是都是伸出去的,所以也叫“四出头”;南官帽椅的拐角圆润,全都包住不出头。咱们用古代人戴的帽子来对比一下,就能非常形象地看出两者的参考来源。
那为什么会有出头和不出头的区别呢?
据说,在北方任职的官员在仕途上会有好的发展,而在南方任职的小伙伴基本意味着凉凉,为啥呢?这南方,尤其是蛮夷之地,向来是被贬官员的目的地,除非恩赐,不然很难再有机会翻身。所以,北方意味着官运仕途有出头之日,椅子就谐音“仕出头”;南方呢,就把北方官帽椅出头的地方都砍掉,谐音“难出头”。
至于明末和清代的椅子,最大的特征,是明神宗开放海禁以后进口硬木的大量使用,紫檀、黄花梨、红木等等,赋予了中国椅子完全不同的风格,也让明清硬木家具成为中式古典座椅的代名词。
关键词: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23-08-17)高大上的太师椅竟然源自秦桧
- (2023-08-17)视觉中国曾因含违禁内容被罚30万,盘点视觉中国商业版图
- (2023-08-17)魔毯悬架、新的谎话?
- (2023-08-17)光威复材(300699):2Q23业绩环比改善明显;非定型产品贡献持续增加
- (2023-08-17)天津已累计下泄入海水量超24亿立方米
- (2023-08-17)江苏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交易规模突破100万张
- (2023-08-17)盛泰集团:拟7亿元收购天虹贸易42.81%股权
- (2023-08-17)雷军年度演讲“隐喻”:小米死磕高端化
- (2023-08-17)中国游客亲历夏威夷“致命野火”:没想到“度假天堂”如此不堪一击
- (2023-08-17)新疆阜康农旅融合新场景:美了乡村、乐了游客、富了村民
- (2023-08-17)【理响中国】城市书房:寻觅触手可及的“诗和远方”
- (2023-08-17)鹤壁示范区:夏日荷莲竞相开 如画美景待客来
- (2023-08-17)西藏日土:夏日班公湖碧波潋滟
- (2023-08-17)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口岸涵盖5条国际(地区)的计划内航班全面恢复
- (2023-08-17)每日券商观点汇总(2023-08-16)
- (2023-08-17)中年人,不配有失业数据
- (2023-08-17)突发!内马尔做重要表态,为梅西出气,哈维遭致命打击,莱万很意外
- (2023-08-17)加拿大7月CPI环比增长0.6%,预期增长0.30%
- (2023-08-17)香港城市大学-复旦大学DBA周勇:巅峰时刻更应慢下脚步,把握对未来的主动选择权
- (2023-08-17)中国诚通发展集团(00217.HK)拟8月26日举行董事会会议批准中期业绩
- (2023-08-17)猿魔为什么要杀死三代(猿魔在三代死后去了哪)
- (2023-08-17)文明实践 | 常宁:大学生送法下乡,普法之风吹向百姓家
- (2023-08-17)暑运中的坚守 护航旅客平安出行
- (2023-08-17)耕海牧渔!海南上万艘休渔渔船鸣笛出海
- (2023-08-17)记者:拜仁过去两周里谈布努一直没有进展,现在球员去新月了
- (2023-08-17)2023年郑州方特七夕节优惠票购买
- (2023-08-17)原神交响音乐会2023全球巡演上海站9月29日开启
- (2023-08-17)少儿险买什么合算?
- (2023-08-17)第七届普陀育菁计划两岸青年企业实践训练营顺利结营!
- (2023-08-17)侨胞欢庆“中国移民日”:中华文化在巴西获热情回应